【講座】新生民主的迷思: 泛美和平後的亞洲當代性

【講座】新生民主的迷思: 泛美和平後的亞洲當代性

The Myth of Incipient Democracy: Asian Contemporaneity after Pax Americana
  • 主講人:鄭大衛(策展人、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)
  • 主持人:郭昭蘭
  • 時間:4.17(三) 14:30-17:30
  • 地點:美術系 F215階梯教室
  • 本場次以英文進行,現場將有中文口譯。
  • 開放校外人士,歡迎參加並提早入席。
 
│講者簡介│
鄭大衛 David Teh
作家、策展人,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副教授。他的研究橫跨藝術史、批評與文化理論,主要聚焦東南亞現代與當代藝術。他執行過的策展計畫包括「不真實亞洲」(2009第55屆德國的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)、「錄像漩渦」#7(2011, 雅加達)、「信號傳播」(2014, 曼谷金湯森藝術中心)、「不合時宜者:現代性的散佚之頁」(2017, 柏林,世界文化中心)、「回歸」(2018, 光州雙年展)。最近,他與Ute Meta Bauer、Amar Kanwar共同策展第十七屆伊斯坦堡雙年展。鄭大衛的寫作經常發表在Third Text、Afterall, ArtMargins、Artforum.他的「泰國藝術:當代藝術的貨幣」由MIT在2017年出版。他同時也是2018年,Afterall 展覽史系列「藝術家對藝術家:1992-98清邁的獨立藝術節」共同編輯者(與David Morris合作)。2024年,鄭大衛將會在新北市美術館的駐村計畫中,著手台灣方面的研究。
│講題內容│
當當代藝術被安排在區域的概念中展示或收藏的時候,當代藝術到底告訴我們關於區域的什麼?
不像國家,亞洲區域的中介性本身既沒有製造當代藝術,也沒有將當代藝術歷史化,所以區域一直是一種承諾性的框架,用來描述藝術的世界性維度,不會對單一國族與全面性的全球前景有任何懷疑。但是,究竟誰在編撰這些區域的詮釋?他們真的比較不把區域詮釋當作手段,或者沒有那麼還原論嗎?
這次演講,將追溯冷戰以來東南亞藝術的關鍵大敘述、傳統與現代的緊張關係,以及兩者在最近國際展覽中大體上的調節。還有,這樣的辯證敘述,最終將如何?在什麼時候?轉變成別種型態?還有,是什麼樣的能動性驅使這樣的改變?如果這麼幾十年下來,現代國家的民主流變,已經是藝術史敘述主要的情節,那麼,國族性的貨幣流通在今日全球藝術巡迴路線中已經顯得蒼白了。
隨著當代藝術陳述著區域故事的時候,漫長的亞際知識理念史-前國家與前現代—也許可以重啟。這樣的當代性可能掩蓋了怎樣的老舊的階級觀念,或者新的區別辨認的觀念。
講座海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