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沿革

    美術學系創立於民國71年,於國立藝術學院時期為五年制學士班,並設有美術史組與創作組,而創作組又分水墨、油畫、雕塑、版畫、複合媒體等主修。民國80年成立碩士班,並於民國83年更名為「美術史研究所」,分為中國美術史與西洋美術史兩組,民國92年再新增「藝術評論」組。民國87年本系續成立「美術創作碩士班」,分為水墨、油畫、雕塑、版畫、複合媒體等五項主修。民國89年設立「造形研究所」,將原美術創作碩士班之雕塑、版畫主修納入該所課程架構下,「美術創作碩士班」則調整原課程架構,將術科科目分為水墨、油畫與複合媒體等三項主修課程。民國93年本系成立「碩士在職專班」,提供在職人士美術專業進修之機會,專班規劃有水墨、繪畫、複合媒體、雕塑、版畫等五類創作研究課程。民國98年「造形研究所」調整更名為「藝術跨域研究所」,原造形研究所之雕塑、版畫主修重新納回入美術創作碩士班課程架構後,術科科目調整為水墨、繪畫、複合媒體、雕塑、版畫等五項創作主修課程。

    民國97年成立「美術學系博士班」,並於民國99年招收第一屆,以培養藝術哲學、視覺文化及跨領域作為藝術批判與實踐研究的專業人才,強調實踐與能動性的文化論述、國際學習與獨立研究的能力。民國98年造形研究所更名的「藝術跨域研究所」,則廣泛涉及當代藝術理論、文化生產與策劃、跨領域創意等科類整合。民國100年時,美術學系「美術創作碩士班」調整更名為「美術學系碩士班」,「美術史研究所」併入「美術學系碩士班」,分為創作組與美術史組。而因應藝術環境與未來發展,美術學系學士班自108學年度起,除學士班創作組(水墨、繪畫、複合媒體、版印媒體、雕塑)之外,增設「藝術理論與視覺研究組」,而美術學系碩士班自109學年起將「美術史組」更名為「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組」。

歷年組織調整表

1982年  國立藝術學院成立,暫借國際青年活動中心二、三樓,設立美術學系學士班。

1985年  校址暫遷臺北縣蘆洲區原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

1991年  正式遷校關渡校區,美術系大樓啟用。增設美術學系碩士班。

1996年  美術系特殊教室完工啟用,包含攝影、雕塑、版畫材質等工作室。

1998年  成立美術學系「美術創作碩士班」。

2000年  國立藝術學院升格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,成立美術學院,下設美術學系學士班、美學系美術創作碩士班、造形研究所、美術史研究所及科技藝術研究所。

2004年  設置美術學系「碩士在職專班」。

2009年  造形研究所更名為「藝術跨域研究所」。

2010年  增設美術學系「博士班」。

2010年  美術學院科技藝術研究所轉併入新媒體藝術學院。

2011年  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班調整更名為「美術學系碩士班」,美術史研究所併入美術學系碩士班,分為創作組與美術史組。

2019年  美術系學士班增設「藝術理論與視覺研究組」。

2020年  美術系碩士班美術史組更名為「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組」。